缠绵悱恻的成语故事


缠绵悱恻

拼音chán mián fěi cè

基本解释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

出处晋 潘岳《寡妇赋》:“思缠绵以瞀乱兮,心摧伤以怆恻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缠绵悱恻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缠绵悱恻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门心思 孙华炳《重赏之下》:“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,什么也不顾了,一门心思钻研起来。”
瓮中之鳖 明 冯梦龙《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孙富视十娘已为瓮中之鳖,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,安放在船头之上。”
色飞眉舞 清·杨复吉《梦阑琐笔·蔡涛》:“蔡曰:‘步月山坞,忽闻清音,令人色飞眉舞。’”
势力之交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耳陈余传赞》:“势力之交,古人羞之。”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《陪衡阳游耆阇诗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
主忧臣劳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臣闻主忧臣劳,主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会稽,所以不死,为此事也。”
白日见鬼 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第六卷:“在京师时有语曰:‘吏、勋、封、考,笔头不倒……工、屯、虞、水,白日见鬼。’”
源源不断 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欲常常而见之,故源源而来。”
遁入空门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看破的,遁入空门,我听见,并不惊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