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命是听的成语故事


惟命是听

拼音wéi mìng shì tīng

基本解释叫做什么,就做什么。谓绝对服从。

出处西汉·司马迁《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今君王举玉趾诛孤臣,孤臣惟命是听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惟命是听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惟命是听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迷而不反 晋 陈寿《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》:“若偷安旦夕,迷而不反,大兵一发,玉石皆碎。”
不正之风 晋 葛洪《抱朴子 辩问》:“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
残花败柳 元 白朴《墙头马上》第三折:“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,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,指望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。”
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星桥铁锁开。”
逸游自恣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。”
暮史朝经 元·无名氏《刘弘嫁婢》第三折:“小圣在生之日,萤窗雪案,暮史朝经。”
漏洞百出 姚雪垠《<歧路灯>序》:“我们从《歧路灯》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种世俗人物,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
功成名就 《墨子·修身》:“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。”
抛砖引玉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时有一僧便出,礼拜,师曰:‘比来抛砖引玉,却引得个坠子。’”
大失所望 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