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水不漏的成语故事


点水不漏

拼音diǎn shuǐ bù lòu

基本解释形容十分周到、严密,毫无差失漏洞。

出处《隋唐演义》第四九回:“罗成见线娘这枝方天戟,使得神出鬼没,点水不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点水不漏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点水不漏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引物连类 唐·韩愈《送权秀才序》“权生之貌,固若常人耳。其文辞引物连类,穷情尽变。”宋·苏轼《〈居士集〉叙》:“其言简而明,信而通,引物连类,折之于至理。”
革风易俗
条条大路通罗马 艾煊《大江风雷》第五部:“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,就打断了她的话,说:‘条条大路通罗马。’”
反唇相稽 汉 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妇姑不相说(悦),则反唇而相稽。”
普天同庆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:“皇子诞育,普天同庆,臣无勋焉,百猥颁厚赉。”
炙手可热 唐 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
毁于一旦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窦融传》:“百年累之,一朝毁之。”
困而不学 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
纷乱如麻
折臂三公 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