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求诸己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诸;之于的合音;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。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射者正己而后发,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。”
例子君子之遇艰阻,必反求诸己,而益自修。(《二程全书 伊川易品三》)
基础信息
拼音fǎn qiú zhū jǐ
注音ㄈㄢˇ ㄑ一ㄡˊ ㄓㄨ ㄐ一ˇ
繁体反裘諸己
正音“诸”,不能读作“zhě”。
感情反求诸己是褒义词。
用法动宾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辨形“己”,不能写作“已”。
近义词闭门思过、严于律己、反躬自省、反躬自问
反义词苛求于人
英语reflect and try to find fault in oneself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风流人物(意思解释)
- 穷年累世(意思解释)
- 炙手可热(意思解释)
- 动荡不定(意思解释)
- 旁征博引(意思解释)
- 快心满志(意思解释)
- 营私舞弊(意思解释)
- 一场空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量能授官(意思解释)
- 羽旄之美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迭床架屋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耳聪目明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脱口而出(意思解释)
- 昏聩无能(意思解释)
- 古来今往(意思解释)
- 进退维谷(意思解释)
- 死胡同(意思解释)
- 英雄所见略同(意思解释)
- 不好意思(意思解释)
- 远近驰名(意思解释)
- 徐娘半老,风韵犹存(意思解释)
- 墨汁未干(意思解释)
- 美食甘寝(意思解释)
- 合从连衡(意思解释)
- 微故细过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扬汤止沸 |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,使它凉下来不沸腾。比喻办法不彻底,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 |
老马识途 | 识:认得;途:路。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。比喻年纪大的人;富有经验。 |
浪迹江湖 |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 |
颐指气使 | 颐:腮帮子;指:指挥;气:神气;使:指使。用腮帮子来指挥人;用神气来支使人。 |
叫化子 | 乞丐。 |
抛砖引玉 | 抛出砖头;引来白玉。比喻用粗浅的、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;引出别人高明的、或熟的意见或作品。常用作谦词。 |
反老还童 | 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 |
不卑不亢 | 卑:自卑;亢:高傲。既不自卑;也不高傲。也作“不亢不卑”。 |
过而能改 |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。 |
融会贯通 | 融会:融合领会;贯通:透彻理解。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;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。 |
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意兴索然 |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 | 加诸膝:放在膝盖上;坠诸渊:推进深渊。指不讲原则,感情用事,对别人的爱憎态度,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。 |
白草黄云 |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。 |
公子哥儿 |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,不务正业的子弟。 |
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引领翘首 | 引领:伸长脖子;翘首:抬头。伸长脖子,抬着头。非常盼望的样子。 |
呼风唤雨 |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 |
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单刀直入 | 单刀:短柄长刀;直:径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认准目标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说话、办事直截了当;不绕弯子。 |
止戈兴仁 |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|
闭门读书 |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。形容专心埋头苦读。 |
形形色色 | 形容事物类别很多;各种各样的都有。形形:原指生出这种形体;色色:原指生出这种颜色。 |
妖魔鬼怪 |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。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。 |
惊心悼胆 | 悼:战栗。形容恐惧到极点。 |
变化无方 | 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