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善一身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同“独善其身”。
出处唐·白居易《新制布裘》诗:“丈夫贵兼济,岂独善一身?”
例子吾欲力绍绝业,锓木宣布有可成之资,第未有任其责者耳,独善一身曷若与天下共之。金·元好问《通真子墓碣铭》
基础信息
拼音dú shàn yī shēn
注音ㄉㄨˊ ㄕㄢˋ 一 ㄕㄣ
繁体獨善一身
感情独善一身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个人修养。
近义词独善其身、独善吾身
英语maintain one's own integrity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交浅言深(意思解释)
- 一本正经(意思解释)
- 斗鸡走狗(意思解释)
- 患难与共(意思解释)
- 走马观花(意思解释)
- 白日见鬼(意思解释)
- 举贤任能(意思解释)
- 出头露面(意思解释)
- 快心满志(意思解释)
- 官僚主义(意思解释)
- 多情善感(意思解释)
- 偃旗息鼓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离弦走板(意思解释)
- 敷衍了事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粗制滥造(意思解释)
- 女生外向(意思解释)
-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唇枪舌剑(意思解释)
- 心上心下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刮目相看(意思解释)
- 雅俗共赏(意思解释)
- 逢人说项(意思解释)
- 屦及剑及(意思解释)
- 空手套白狼(意思解释)
- 形形色色(意思解释)
- 东道主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阿谀奉承 | 阿谀:用好听的话讨好人;奉承:恭维;讨好。巴结拍马;说恭维人的话;向人讨好。 |
| 浪迹江湖 | 到处漂泊,没有固定的住处。 |
| 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| 背腹受敌 |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。 |
| 不二法门 | 不二:唯一的;法门:修行的门径。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。 |
| 暴发户 |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。 |
| 户限为穿 | 户限:门槛;为:被。门槛都踩破了。形容进出的人很多。 |
| 活蹦乱跳 | 欢蹦乱跳。 |
| 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| 视微知着 | 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 |
| 目不忍见 |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。同“目不忍视”。 |
| 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| 刀光剑影 | 刀的闪光;剑的投影。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;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。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;干坏事。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。 |
| 一场空 |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。 |
| 信以为真 | 把假的当作真的。信:相信。 |
| 平心而论 | 论:说。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;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。 |
| 流里流气 |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 |
| 意兴索然 |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| 白首之心 | 老年时的壮志。 |
| 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| 龙驭上宾 |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 |
| 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| 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| 立竿见影 |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。比喻立见功效。 |
| 平地一声雷 |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。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。 |
| 善善恶恶 | 称赞善事,憎恶坏事。形容人区别善恶,爱憎分明。 |
| 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| 叫苦不迭 | 不迭:不停止。形容连声叫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