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梗飘蓬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梗:植物的枝茎;蓬:蓬蒿,遇风常吹折离根,飞转不已。如同折断的枝茎,飘飞的蓬蒿一般。形容人东奔西走,生活不固定。
出处宋 石季友《清平乐》:“自怜俗状尘容,几年断梗飘蓬。”
例子一个世家千金小姐,弄得一生伶仃孤苦,有如断梗飘蓬,生死存亡,竟难预定。(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二回)
基础信息
拼音duàn gěng piāo péng
注音ㄉㄨㄢˋ ㄍㄥˇ ㄆ一ㄠ ㄆㄥˊ
繁体斷梗飄蓬
感情断梗飘蓬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;指生活不固定。
近义词萍踪浪迹、漂泊不定
反义词安家乐业
英语the broken stem of a floating duckweed
字义分解
推荐成语
- 期颐之寿(意思解释)
- 用心竭力(意思解释)
- 辙鲋之急(意思解释)
- 太岁头上动土(意思解释)
- 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(意思解释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胆寒发竖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沤沫槿艳(意思解释)
- 冠绝一时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囚首垢面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兵微将寡(意思解释)
- 大腹便便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故态复萌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奋起直追(意思解释)
- 虑周藻密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单刀直入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- 欲速则不达(意思解释)
- 阿时趋俗(意思解释)
- 久假不归(意思解释)
- 同功一体(意思解释)
- 词穷理屈(意思解释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道骨仙风 |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。 |
| 青天霹雳 | 霹雳:响雷。晴天打响雷。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,令人震惊的事件。 |
| 浇风薄俗 |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。 |
| 敬业乐群 | 专心学习,和同学融洽相处。 |
| 人才济济 | 人才: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。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。济济:众多样子。 |
| 目光短浅 | 缺乏远见卓识的、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|
| 引鬼上门 | 比喻招来坏人。 |
| 干干脆脆 | 痛痛快快,干净利索。 |
| 长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 |
| 将功补过 | 将:拿;补:补偿。用功劳补偿过错。 |
| 性急口快 | 性子急,有话就说。 |
| 挖空心思 | 形容费尽心计;想尽一切办法。 |
| 己溺己饥 | 亦作“己饥己溺”。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思天下有溺者,由己溺之也;稷思天下有饥者,由己饥之也,是以如是其急也。”后因以“己溺己饥”或“己饥己溺”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 |
| 有血有肉 | 有生命;有活力;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;内容充实。 |
| 不置可否 | 置:搁;放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对;也不说不对。指不明确表态。也作“不加可否。” |
| 指手划脚 | 用手指;用脚划。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;也比喻瞎指挥;乱加评论指责。 |
| 道山学海 |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 |
| 定国安邦 | 邦:国家。治理和保卫国家,使国家安定稳固。 |
| 通俗易懂 |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。 |
| 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| 口坠天花 | 据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·序品》载,佛祖说法,感动天神,“六欲诸天及天子众,以天福力雨种种华:优钵罗华,波头摩华……于虚空中缤纷乱坠”,“天华乱坠满虚空,众香普熏于大会”。后遂以“口坠天花”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。华,同“花”。 |
| 离奇古怪 | 十分奇特少见 |
| 似是而非 | 是:对;正确;非:不对;错误。好像是对的;实际上不对。指表面上相似;实际上不一样。 |
| 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| 南征北战,东荡西杀 | 征:征战;荡:扫荡。形容转战南北,奋勇杀敌。 |
| 故态复萌 |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。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。 |
| 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| 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